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民国时期,出国接受美术高等教育的画家不多,女画家尤其少见,杰出者更是稀有,身世坎坷的奇女子潘玉良便是其一。今年适逢我国第一代油画家潘玉良诞辰120周年,昨天,由无锡博物院与安徽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走近大师”系列之《旷代风华——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作品展》在无锡博物院中区二层展出,50幅潘玉良真迹让人大开眼界。 出身贫寒学成报国 “一般公众对她的了解,多来自于她坎坷、传奇的人生经历。”无锡博...
7日,已故著名画家邓俊群的6幅作品被其亲属捐赠给柳州博物馆,邓俊群侄子、著名画家邓衍成同时向柳州博物馆捐赠自己的两幅作品。邓俊群1906年生于融水,1990年去世,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老画家”。
嘉宾剪裁 扬州古称广陵,是中国首批文化名城,从古至今,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风荡漾、名人倍出.. 扬州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浓重的历史色彩,从康熙末年崛起的”扬州八怪”中我们可以看到扬州文人的绘画艺术风格和人文诉求,直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的画风始终有着南方文人的雅稚和心逸至高的美学表现。 扬州市美协主席陈忠南讲话 这也正是当代著名画家晁谷的艺术表...
莫奈作品《蓝睡莲》 |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 在一本画册里,我浏览着欧洲名画,其中《蓝睡莲》的蓝色调和斑驳的画面,瞬间让我心动了。它不是轰轰烈烈式的感动,而是悄无生息地激起了潜在我生命里的情怀。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热爱生命的方式,《蓝睡莲》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追求、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如名画呈现出来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 《蓝睡莲》是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莫...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穆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还越来越注重效率,为此其具有“定量、卫生、方便、快速”特点的袋泡茶应运而生。据了解,当下的国际茶叶市场主要分三大部分,一部分是不同口味的再加工茶,一种是不同特色的袋泡茶,还有一种是传统茶叶的批发和销售。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已占世界茶叶总消费量的23.5%,但中国目前袋泡茶仅占茶叶总量约3%,由此可见国内袋泡...
阳小毛的传统水墨人物画都闪耀着东方“女性之光”,透过笔墨的渲染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民族传统价值的尊重和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憧憬。在10月29日兰州成功美术馆举办的“敦煌朝圣?当代书画家丝绸之路采风行”笔会活动上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阳小毛先生在笔会现场的写生创作绘画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却久久不能消弭。 画家阳小毛坚实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基础为提升和改造中国画建立...
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参展作品评选近日在山东济南揭晓,从组委会传来捷报,冯豪、孙宽、吴卫星、张永等四位苏州画家创作的作品联袂入选此次全国大展。 据悉,展览自今年3月开始接受申报,共收到参赛作品4700余件,最终评选出参展作品647件,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五个部分。苏州国画院画师冯豪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圆境系列...
“墙外开花墙内香”,海归艺术家渐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宠儿。雅昌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2012年春拍报告显示,“40岁以上油画、雕塑艺术家拍卖排行榜TOP10”中,近半艺术家为“海归派”。海归艺术家吃香的现象在艺术品市场中愈发明显,但也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海归艺术家为何能掀起市场高潮?其能量到底是什么? 不少画家希望回国参加主流展览...
采风团艺术家在嘉峪关关城景区合影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9月24日敦煌报道,千年华夏文明,时代艺术寻根,今日“茅台汉酱?甘肃敬信”当代书画名家华夏文明寻根敦煌行采风团众艺术家于早晨6:35抵达嘉峪关火车站,来到此次文化艺术采风的第二站嘉峪关市,寻找丝绸之路上的长城文化文明。 中秋过后的嘉峪关已笼罩在河西瑟瑟的寒意中,但是这样的寒意却未能抑制画家们找寻丝绸之路上...
今年以来书画市场走势平稳中略见起色,书法市场也备受关注。如今,市场出现画家书法作品价格高、涨幅大,而专业书法家的作品价格被低估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画家名气更大、作品数量更少,所以价格应该更高;也有人认为书法家的书法更专业,所以应该获得更高的肯定。 宋先生收藏书画已有十余年,一开始进入这个行当就是从收藏画家书法开始的。“那个时候画家的书法很便宜,也就是几百元。”他收藏...
虽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据美联社9月16日报道纽约一名艺术品女商人在16日承认,她曾在15年期内雇用皇后区一位华裔画家绘63幅仿冒名画,转售给两家画廊,共获利3320万美元,这些画廊再转售给没有疑心的收藏家获利高达8000万美元。这位女商人面对刑事控诉,当天接受减刑协议认罪。 被告女商人格拉费娜?罗莎莉斯16日在曼哈顿联邦法庭承认洗钱、邮电讹骗与逃税罪名,她是仅在1个月前才被提出9...
凭借作品《那些年》跃身第二届岭南美术大展金奖获得者行列的罗玉鑫,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80后。他对于岭南画派新风怎么看?羊城晚报记者与其进行了一次“微对话”。 羊城晚报:您的获奖心情如何? 罗玉鑫:其实,相信很多参赛者跟我一样,都没有把这次展出看成比赛,而是一个美术流派群体的盛事,也是对本土画家的一种支持。 羊城晚报:你的《那些年》表现了怎样的题材? 罗玉鑫:我主要以...
马丁和他的作品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英国南约克郡的26岁画家汤姆?马丁用水性丙烯酸颜料创作了一组逼真的食物绘画作品。其逼真程度足以让人感到惊讶,食物的纹理与质感都被马丁表现的淋漓尽致。 据马丁介绍,他的绘画作品以写实为主要诉求。为了达到“像”的目的,马丁创作每幅作品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到他自己感觉满意为止。同样马丁也没有选择画家通常所使用的画布来作画...
《戴单眼镜的自画像》,施密特一罗特卢夫作,1910年,布面油画,84.1x76.2厘米,柏林国家美术馆藏。 在桥社创始者中,施密特一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tluff,1884—1976)是最年轻的一位。他于1884年生于罗特卢夫,早年曾就读于德累斯顿理工学院。他在德累斯顿结识了桥社的成员,并与他们一道组成这个小小的艺术家社团,该社团成为德国表现主义...
▲《五老图》 汪圻 作 ▲《晓妆图》 汪圻 作 ▲《红楼梦·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汪圻 作 汪圻(1776~1840)字甸卿,号惕斋,祖籍为安徽旌德,出生并长期寓居于扬州。他是清代著名诗人汪三屏之弟。幼时,师事“扬州十小”之一的魏小眠,后趋时稍变其法。陈云伯《画林新咏》说他的画“道光中叶,其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